“潮汕女首富”接住Open AI大单!

职场八卦 admin 2025-09-22 19:43 1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 野马财经

  作者 | 刘俊群

  “果链一哥”正在冲刺港股。

  当OpenAI遇上“果链一哥”,消费电子圈的热情被再度点燃。

  2025年9月19日,据《上海证券报》援引The Information报道称,OpenAI已与立讯精密(002475.SZ)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AI设备,预计最早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这将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立讯精密则成为其首个中国合作商。

  图源:罐头图库

  消息一出,二级市场率先“上头”。9月22日A股开盘后,立讯精密迅速涨停,截至当天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0.95元/股,上涨10%,市值达4420亿元;同样被传出正与OpenAI接洽、可能供应扬声器的“果链”企业——(002241.SZ),其股价也大涨7.73%,报收于35.14元/股,市值达1230亿元。A股整个消费电子板块为之一振。

  而前段时间,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讯精密”)刚刚宣布赴港IPO,布局“A+H”,此次赴港IPO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7月初的公告显示,公司希望借此次发行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并强化公司治理结构。8月,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源:罐头图库

  作为立讯精密背后的创始人王来春,她的个人逆袭故事,也再次被推至聚光灯下——从19岁辍学到富士康打工,再到逆袭成为4420亿市值“果链三巨头”企业之一的掌门人。她的命运,始终与立讯精密紧密相连。

  4420亿巨头涨停

  2个月前刚宣布要“A+H”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称,OpenAI与立讯精密此次合作的首款设备目前仍处于原型研发阶段,被设计为口袋大小的便携形态,搭载先进的上下文感知系统,并深度整合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

  OpenAI布局硬件并非毫无征兆。2025年5月,OpenAI斥资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收购了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Ive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今年以来,OpenAI已从苹果挖走超过20名资深员工,涵盖硬件工程、界面设计、穿戴装置、摄影镜头与音讯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OpenAI向部分苹果员工提供的薪酬显著高于其在苹果时期的收入,主要原因在于OpenAI的股票授予可能超过100万美元。

  这场“抢人大战”甚至导致苹果取消了原定在中国举行的制造与供应链团队年会。高层担心太多高管长时间离开总部,会进一步加剧人才流失。

  图源:罐头图库

  如今,OpenAI不仅从苹果“挖人”,还进入了苹果的“产线”。

  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自2011年起便与苹果展开合作,代工范围覆盖iPhone、AirPods、AppleWatch以及AppleVisionPro等众多产品。且立讯精密越南工厂将承接OpenAI设备70%的订单。

  另一边,同为“果链”的歌尔股份也被爆出正在与OpenAI接洽,可能会为OpenAI的首款消费级硬件产品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而对“果链一哥”立讯精密来说,这张来自OpenAI的订单,更是其战略转型中一场恰到好处的东风。

  成立于2004年、2010年登陆深交所的立讯精密,早已不止是“苹果的代工厂”。从消费电子到通信、汽车、医疗,其业务触角不断延伸;公司甚至开始布局智能硬件,不仅是AI眼镜等前沿设备的主要供应商,还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产品。

  图源:罐头图库

  2022年-2024年,立讯精密的营收、净利润持续上涨,营收分别为2140.28亿元、2319.05亿元及2687.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1.63亿元、109.53亿元及133.66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从细分板块来看,消费电子依然是立讯精密最大的收入来源。2022至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796.67亿元、1971.83亿元和2240.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有所波动,分别为83.95%、85.03%和83.37%。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立讯精密也面临着客户依赖的问题。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了2110.24亿元,占总营收的78.5%。其中,最大客户贡献了1901.39亿元,占比高达70.74%。与此同时,第二大客户的贡献则骤降至61.31亿元,占比仅为2.28%。

  而立讯精密的客户群体相当强大,涵盖了三星、华为等国际一线品牌,以及奇瑞、广汽、理想、小鹏、蔚来等国内车企。然而,公司也深知全球布局的重要性,因此制造基地遍布中国、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罗马尼亚、摩洛哥、印度、墨西哥、德国等地。

  2025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外销收入为1057.26亿元,占总营收的84.92%,而内销收入仅为187.77亿元,占比为15.08%。

  图源:罐头图库

  外销成为营收支柱的同时,立讯精密选择赴港上市。

  对于赴港原因,立讯精密表示:“通过在港股发行上市,一方面公司能够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新技术研发、全球产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公司可借助港股市场灵活且多样化的股权激励工具,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精尖人才,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与专业力量。”

  一边是急需落地硬件的AI巨头,一边是渴望第二增长曲线的代工王者。当OpenAI牵起立讯精密的手,它或许也在不经意间,按下了消费电子产业新一轮格局重构的开始键。

  上市以来募资1164亿

  并购耗资超252亿

  立讯精密并非第一次在资本市场上大显身手。据Wind数据显示,立讯精密上市以来累计募资规模达1164.1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股权融资)380.92亿元。

  获得大量融资后,这家科技巨头便开启了一系列收购布局,快速扩展其业务版图。

  回顾立讯精密的战略布局,2011年,公司耗资5.8亿元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成为其切入苹果产业链的关键一步。

  昆山联滔主要生产连接线产品,应用于iPad平板,这让立讯精密第一次进入了苹果的供货体系,并陆续获得了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AppleWatch无线充电和表带、Type-C及iPhone转接头等关键订单。

  图源:罐头图库

  此后,2016年-2020年,立讯精密先是以5.3亿元现金收购苏州美特51%股权,随后又以总作价33亿元收购纬创投资、纬新资通100%股权等。通过这一系列布局,公司逐步从单纯的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整机组装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到2023年底,公司以21亿元的价格收购昆山世硕,进一步扩展了其iPhone代工能力,逐步树立起在苹果代工市场的领导地位。

  随着公司在苹果代工市场的地位逐渐巩固,立讯精密的业绩也水涨船高。从2015年突破百亿营收到2023年营收达到2319.05亿元,净利润从10.79亿元增长至109.53亿元,立讯精密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单一依赖苹果并非长久之计,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复杂的今天。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波动,使得果链从业者的日子并不轻松。正如《财经天下》引用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所言:“果链企业的销量和营收都可能受到影响。”

  图源:罐头图库

  在这一背景下,立讯精密早已开始谋求“第二曲线”——多元化布局,逐步打破对苹果的依赖。

  2021年,王来春提出“三个五年计划”,计划全面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多个业务板块。

  在汽车业务上,立讯精密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Tier1(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2022年,立讯精密与奇瑞达成深度合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展ODM平台开发及整车组装。

  此外,立讯精密通过收购进一步扩大产品线:2022年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并在2024年用5.25亿欧元(约人民币44.29亿元)收购莱尼公司50.1%股权,进入汽车线束领域。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一提的是,莱尼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气电缆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拥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全球业务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汽车制造商。

  2025年3月,立讯精密又宣布以43.89亿元收购旗下的昆明闻讯等五家公司和无锡闻泰等三家公司业务资产包,进军产品集成业务,即ODM业务领域。

  对于本次交易,3月24日,立讯精密披露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写道,“经公司专业团队深入的沙盘推演,我们希望在本年度实现ODM业务与OEM业务的损益平衡。并且,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动这两项业务达到公司现有的经营水准。

  “果链企业早已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附于苹果一家企业,它们早已经进行了业务多元化和产能全球化的布局。”管清友指出。

  图源:罐头图库

  而通过并购整合行业资源,正是高效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表示,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也是看到了这些企业潜在的价值和成长性,或者希望通过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和风险分散。

  上述系列资产收购合计投入252.22亿元人民币,此次立讯精密赴港上市,无疑是其资本布局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平衡风险的一步。

  “潮汕女首富”身家620亿元

  年薪733万

  立讯精密如今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王来春。而王来春的传奇创业史,宛如一部充满波折的励志剧本。

  王来春生于汕头,因为潮汕人对商业的敏感,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这片土地也孕育了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等众多商业巨擘。

  王来春的故事从初中辍学开始,辍学后回家帮忙做农活。然而,命运却在1988年悄然为她开辟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当年,中国首次全面接入互联网,富士康也第一次在内地深圳建厂,并从广东、潮州等地招来了首批150多名员工,这其中就有21岁的王来春。

  图源:罐头图库

  那个时候,富士康刚刚建厂,条件恶劣,停水、停电是常态,有时候半夜来了电,还要爬起来赶到车间干活,很多人因为工作辛苦都陆续离开了。

  王来春一直在最底层的流水线上工作,从最初的底层员工,历时10年,一步步做到了组长、课长。到1998年,王来春已经管理着富士康上千名员工。

  事业看似稳步上升,但彼时,32岁的王来春决定做出改变——创业。

  一方面,王来春说服自己的哥哥王来胜拿出所有积蓄和她一起创业。另一方面,王来春去找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寻求帮助。郭台铭看好王来春的吃苦和认真,于是出钱帮她办厂,成立了香港立讯,并且还将富士康的部分订单给了王来春。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是立讯精密的大客户,立讯精密向富士康的销售额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

  图源:罐头图库

  王来春和郭台铭的交集并不止于业务上的往来,就在立讯精密上市一年前,富港电子出资4000万元,以3.08%的股权成为立讯精密的第三大股东,而富港电子控股股东是正崴精密,后者实控人是郭台铭的胞弟郭台强。

  年报数据则显示,上市之后立讯精密业绩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营收10年增长逾60倍,利润增加40倍。水涨船高,王来春也从昔日的“富士康打工妹”挺进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2020年身价约580亿元。

  站在苹果背后,立讯精密从最初富士康的小弟,逐步成长为果链产业的领军者,如今在《2024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上,王来春以620亿元财富位列第59位,成为了“潮汕女首富”。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王来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733.33万元,涨幅266.67%,位居高管前列。

  2025年7月2日,《财富》发布了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王来春连续三年位居榜首,成为了中国商界的标杆人物。从中学辍学到“富士康打工妹”,再到掌舵4420亿市值企业的女强人,你看好“潮汕女首富”的资本布局吗?

评论区